各县(市、区) 卫生健康委,委直各医疗卫生单位,平煤神马医疗集团总医院,解放军第989医院,委机关各科室:
现将《2020年全市卫生健康重点工作安排》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各地各单位要加强综合管理,明确工作目标、时间节点、推进措施、责任人,确保各项目标任务按计划推进。
2020年5月27日
2020年全市卫生健康重点工作安排
总体工作思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和全省卫生健康大会、全省卫生健康工作会议精神,统筹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卫生健康工作,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调结构、惠民生,基本建立覆盖全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确保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确定的各项卫生健康目标任务。
一、狠抓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
1.健全常态化防控工作机制。立足及时发现,发挥预检分诊、发热门诊、零售药店、诊所哨点监测作用,推进发热门诊规范化标准化建设。立足快速处置,对新增确诊、疑似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网络直报、实验室检测和流行病学调查。立足精准管控,运用大数据智能化手段,加强确诊病例、疑似病例、无症状感染者以及密切接触者的追踪管理,实时掌握境外和国内重点地区返平来平人员底数、活动轨迹等情况,做好人员信息比对研判和追踪排查。立足有效救治,定点医院不撤销,隔离病区不缩减,备足留观床位,保留各级专家组建制,保持工作梯队编组,随时能够进实验室、进隔离区;疾控机构、医疗机构充足储备药品、试剂、防护用品。
2.加强重点场所重点单位重点人群防控。继续加强医疗机构院内感染防控,落实医疗机构分区管理要求,避免交叉感染。严格落实医务人员防护措施,加强健康管理和监测。按照相关技术指南,指导商场、超市、宾馆、餐馆等重点场所防控;指导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落实防控举措,严防出现聚集性疫情,做好养老、福利院、公安监所、精神卫生等机构风险防范,落实人员进出管理、人员防护、健康监测、消毒等防控措施;发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作用,建立与老年人、儿童、孕产妇、残疾人、严重慢性病患者等重点人群联系机制,指导做好个人防护,增强其防护意识和防护能力。
3.提升常态化防控工作能力。扩大检测范围,对重点人群“应检尽检”,对其他人群“愿检尽检”。加强县级以上疾控机构、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实验室建设,鼓励有资质的第三方检测机构提供检测服务,各县(市)要有具备核酸检测能力的医疗机构。加强大数据支撑,做好疫情防控相关数据的收集、汇聚和共享使用。提高公众健康素养,普及科学防控知识。健全物资保障体系,构建市、县两级联动的应急物资储备保障网络,根据疫情防控形势,合理储备医疗机构相关急抢救药品、对症支持治疗药品、核酸检测试剂等。加快负压病房、隔离病区建设,救治设备、转运车辆做到正常运行,确保快速反应、有效应对。
二、全面加强党的建设
4.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全面提高机关党的建设质量和水平,创建模范机关。建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长效机制,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持续营造学的氛围、严的氛围、干的氛围,锻造坚强有力的基层党组织,不折不扣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中央、省委、市委决策部署落到实处。持续开展“亮出形象正党风、医德建设争先锋”活动,以优良党风带纯洁医风。
5.推进党风廉政建设。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切实履行一岗双责,深入推进卫生健康系统党风廉政建设。不断巩固拓展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成果,驰而不息正风肃纪。深化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抓早抓小、抓苗头抓细节,敢抓敢管、敢于碰硬。坚持以身边案例开展警示教育,持续推进以案促改制度化常态化。加强干部监督管理,加大对医药购销、项目建设、人事安排等重点领域腐败问题的风险防控和查处力度,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6.加强行业党建工作。加强公立医院党的建设,全面落实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健全党委与行政领导班子议事决策制度。加强民营医院和社会组织党建工作。
7.加强意识形态管理。认真履行意识形态主体责任,加强分析研判和阐释解读。聚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好重大主题宣传,加强舆情监测,强化阵地建设,突出展现带给群众的健康实惠。传递健康理念,把涉及群众利益的政策解释到位,把群众关注的热点引导到位,提升传播力和影响力。持续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抓好创建省级文明单位工作。
8.弘扬务实重干作风。发扬严谨细致、科学求实的工作作风,提升专业能力,弘扬专业精神,高质量、高水平完成各项目标任务。坚决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严格落实精文减会、统筹规范督查等规定,持续为基层减负。
三、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9.建设紧密型县域健共体。落实省政府指导意见和市政府工作报告要求,全面启动紧密型县域健共体建设,实施县乡村医疗卫生机构一体化改革,完善医保支付、编制管理、效果评价等支撑政策,推进服务体系重塑、体制机制创新、整体效能提升、医防融合形成和三医联动改革,6月底前所有县医疗健康集团挂牌运行,年底前初步建成目标明确、权责清晰、分工协作、有效运行的县域健共体。疾病控制、妇幼保健等公共卫生服务融入健共体,实现医中有防、医防结合。
10.规范医联体建设和管理。按照“规划发展、分区包段、防治结合、行业监管”的原则,加快推进城市医联体网格化布局建设,引导医联体内形成顺畅的转诊机制,鼓励中医医院牵头组建多种形式的医联体,促使优质医疗资源下沉。
11.推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改革公立医院管理体制,实行管办分开,成立医院管理委员会。落实公立医院自主权,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完善医院章程制定,健全公立医院法人治理机制,明确党委会、院长办公会议事决策规则。加强二级以上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发挥绩效考核指挥棒作用,引导公立医院加强内部管理,实现效率提高和质量提升。加强公立医院财务与预算管理,加强预决算、成本核算、国有资产管理等工作,实施公立医院财务报告制度和第三方审计制度。落实“两个允许”,结合实际协调推进公立医院薪酬改革和医保支付方式改革。
12.强化药品耗材供应保障。促进基本药物优先配备使用,推动各级医疗机构逐步形成以基本药物为主导的“1+X”用药模式,优化和规范用药结构。开展药品使用监测和以基本药物为重点的临床综合评价,强化短缺药品供应保障。规范医疗机构高值医用耗材准入遴选和临床使用管理,探索推行购销“两票制”。提升药师队伍素质,推动药学服务高质量发展。
13.全面加强行业综合监管。稳步推进全国医疗卫生服务多元化监管试点工作,保持全国领先地位。完善医疗机构信用评价工作机制,构筑起诚实守信的医疗环境。探索开展“信用+综合监管”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试点工作。深入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创新执法方式,扩大在线监督试点范围,着力打造“智慧卫监”。持续推进监督机构规范化建设。
四、加快实施健康鹰城建设
14.全方位干预健康影响因素。实施健康知识普及行动,建立完善市级健康科普专家库和资源库,与媒体联合开办健康科普节目,推进健康促进县(区)建设,全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要达到20%;实施合理膳食行动,聚焦食堂、餐厅等场所,加强营养和膳食指导;实施控烟行动,开展无烟机关、无烟学校、无烟医院创建活动,推进公共场所控烟管理;实施心理健康促进行动,加强精神卫生工作,设立市县两级未成年心理健康辅导中心,有效开展心理危机干预和心理援助;实施健康环境促进行动,组织开展健康村镇、健康社区、健康企业、健康学校等“健康细胞”创建活动。
15.维护全生命周期健康。实施妇幼健康促进行动,开展出生缺陷综合防治,完善婴幼儿照护服务,提高妇幼健康服务能力;实施职业健康保护行动,加强职业病防治机构、技术支撑体系、监管体系建设,健全危害因素检测、监测和报告网络,开展尘肺病防治攻坚行动;实施老年健康促进行动,建立完善老年人健康服务体系,积极发展老年医院、康复医院、护理院、安宁疗护中心等机构,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开设老年医学科比例要高于全省要求。
16.提升重大疾病防控能力。实施心脑血管疾病防治行动,完善高血压、脑卒中防治体系建设,强化规范化管理,推广HEARTS高血压防治项目;实施癌症防治行动,选取发病率高、死亡率高的癌症,开展癌症筛查和早诊早治工作;实施慢性呼吸系统疾病防治行动,加强慢阻患者健康管理,提升基层防治能力和水平;实施糖尿病防治行动,开展血糖筛查,加强对糖尿病患者和高危人群的健康管理,糖尿病患者规范管理率要达到60%。实施传染病及地方病防控行动,加强艾滋病、病毒性肝炎、结核病等重大传染病防控,控制和消除碘缺乏病、饮水型氟中毒病,适龄儿童规划疫苗接种率要达到90%以上。
五、持续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质量
17.强力推进医疗卫生项目建设。加强在建项目建设管理,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市传染病医院病房楼项目要按期建成投用,市第一人民医院新院区、市中医医院新城区分院、市中心血站搬迁要确保按期竣工,市第一人民医院门急诊楼、市第二人民医院门急诊楼、市妇幼保健院新院区要按计划推进建设。完成基层医疗机构“三化”建设。
18.完善优质高效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着力打造脑卒中、心血管、创伤、肿瘤、呼吸、口腔等市级医疗中心,并制定建设规划,争创省级区域医疗中心。打造中医区域医疗中心,重点打造中医儿科、周围血管科等区域医疗中心。针对发病率高、转出率高、花费较多的疾病,加强相应临床专科专病能力建设,力争在市域内解决疑难危重患者看病就医问题,降低外转率。
19.全面落实县级医院提质升级。加强舞钢市、宝丰县、鲁山县、叶县人民医院的诊疗设备、特色专科、人才队伍、信息平台等综合能力建设,争取有1-2所县级医院达到三级综合医院医疗服务能力,实现县域医疗中心全覆盖。推动一批县级综合医院、中医医院、妇幼保健院创建三级医疗机构。
20.筑牢基层医疗卫生网底。继续推进“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力争更多的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达到服务能力基本标准或推荐标准。严格落实公益一类财政保障政策,落实“两个允许”要求,激发乡镇卫生院运行活力。推进紧密型乡村一体化管理和“乡聘村用”,完善乡村医生养老保障机制,落实多渠道补偿政策,稳定优化乡村医生队伍。
21.探索建立数字化健共体。实施健共体数字化工程,实现医疗健康相关部门、医疗卫生机构之间数据的互联互通、共建共享,为深化医改提供技术支撑。加快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二级以上医院接入“健康鹰城官微”,提供分时段预约挂号、检验检查结果查询、诊间结算、移动支付、电子健康档案查询等线上服务。持续深化“就医一卡通”改革,拓展“通卡就医”领域,普及应用居民健康卡、电子健康卡(码),逐步实现“多码融合”。统筹推进网络信息安全工作,开展风险评估,实现对系统内的信息安全常态监测并实时管控。
22.加快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全面落实全国中医药大会精神,贯彻省委、省政府《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出台平顶山市实施意见。启动综合医院、妇幼保健院中医药科室标准化建设,实现乡镇卫生院中医科(中医馆)全覆盖。持续开展“双核心指标”管理,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和质量。
23.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和技术水平。加强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中心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管理。提升医疗机构电子病历信息化水平,推动互联网医院发展。推进胸痛、卒中、创伤中心创建和县级危重孕产妇、新生儿救治中心标准化建设,实现县级“五大中心”全覆盖,畅通24小时急诊急救绿色通道。加强医疗机构感染防控和医疗废物综合管理工作。提升采供血服务能力,保障临床用血。加强干部保健工作,实施精细化管理,精心做好日常保健,扎实推进预防保健,全力保障重大活动。
24.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坚持引进与培养并重,落实高层次人才支持政策,培养名医大家,优化人才梯队。落实全科医生培养与使用激励机制,狠抓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质量,推进继续医学教育改革。再培养一批全科医生。完成“369人才工程”各项任务,优化基层育才引才、留住人才的政策环境和长效机制。健全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
六、巩固公共卫生、妇幼健康和爱国卫生运动成果
25. 改革完善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完善应急预案,加强应急演练,细化分级响应标准,加快突发传染病防控队伍建设,加强和规范风险评估、监测预警、信息报告、应急值守和快速处置,推动做好应急物资储备。建立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疾病防控体系,实现全覆盖、网格化。落实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编制标准,健全完善薪酬制度、职称评价等政策。完善医防协同机制,促进疾控机构、医疗机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三位一体”融合发展。二级以上公立医院规划建设独立的公共卫生医学中心(科),有条件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独立的感染性疾病科(含发热门诊、肠道门诊),平战结合,学科联动,相互促进。
26.强化食品监测营养保障。构建全市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评估和食源性疾病防治管理体系,强化食品安全风险监测针对性和代表性,加强食品安全风险评估能力建设,食源性疾病监测网络覆盖全市所有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把好食品安全源头关。
27.提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水平。督促指导各县(市、区)卫生健康部门统筹做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工作,强化综合管理和绩效评价。督促指导县级疾控中心、妇幼保健院等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加强对健共体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技术指导与技能培训,不断提高项目实施效果。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经费拨付、监管和使用,确保按标准预算配套到位、按时间节点拨付到位、按考核结果发放到位。推动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务实应用、实时调阅。
28.扎实开展妇幼健康和托育服务。新建县级标准化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和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各1个。落实好省委省政府提高妇女儿童健康保障水平民生实事,开展妇女“两癌”筛查6万人,免费产前筛查覆盖率达到55%以上,新生儿“两病”和听力筛查率达90%以上。落实《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的实施意见》,推动发展多种形式的托育服务,开展婴幼儿照护示范活动。
29.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巩固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成果,病媒生物防制要通过C级达标考核。大力普及卫生防疫和健康知识宣传教育,整治城乡卫生环境,强化病媒生物防治,防止疾病传播。从人居环境改善、饮食习惯、社会心理健康、公共卫生设施等多个方面开展工作,坚决杜绝食用野生动物的陋习,提倡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
30、大力推进医养结合工作。开展医养结合服务质量提升行动,实施社区医养结合能力提升工程,组织开展医养结合示范县(市、区)和示范机构创建活动。
七、圆满完成健康扶贫任务
31.精准推进健康扶贫政策落实。持续加强村卫生室建设,确保每个村都有1所标准化村卫生室和1名合格村医。完善分类救治机制,将专项救治病种增加到30种,做好大病专项救治工作。以医疗联合体、挂职副院长、巡回医疗、“等额对调”等方式加强精准医疗帮扶,切实提高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强化健康扶贫方面问题整改,加大督查力度,所有问题上半年全部整改落实到位。
32.加强健康扶贫规范化标准化制度化建设。完善现有政策并保持稳定,巩固健康扶贫成果,稳定实现健康扶贫“三个100%、两个90%”目标任务。围绕基本医疗有保障,对照标准,补短板、强弱项,加强健康扶贫规范化、标准化、制度化建设,形成倒逼机制,查漏补缺,填平补齐,从源头上预防因病致贫,做到摘帽不摘责任、不摘政策、不摘帮扶、不摘监管,保持健康扶贫工作在全省的领先位次。
八、持续提升行业治理效能
33.搞好“十四五”规划编制。认真盘点卫生健康、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医改等“十三五”规划完成情况,深入开展前期课题研究,加紧研究编制“十四五”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谋划推出一批有影响力的民生项目。
34.强化法治建设。认真做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宣传贯彻实施工作,培育法治示范单位。健全医疗机构法治建设工作机制,逐步完善法治机构,不断提高医疗机构依法决策、依法管理、依法运行的能力和水平,增强风险防范化解能力。
35.深化“放管服”改革。完善“一网通办”和“多证合一”工作机制,推动“三集中、三到位”向基层延伸,全面落实“证照分离”全覆盖,稳步推进电子证照管理改革试点。不断改进优化政务服务,深入推进标准化审批,实现线上线下服务深度融合,全力优化企业营商环境。扩大政务服务移动端APP接入项目范围,实现便民利民。加强政务公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推进全市卫生健康领域基层政务公开工作标准化规范化。
36.严格行业作风监管。持续开展大型医院巡查、医院行风民主评议,强化医德医风教育,选树一批群众满意医院、医德医风先进个人。开展打击欺诈骗保、规范医疗行为专项行动,严肃查处损害群众利益行为。进一步加强对药品耗材、医疗服务秩序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专项整治,坚决纠正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和作风问题,开展群众满意度调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塑造行业清风正气。
37.加强安全风险管控。全面加强平安建设、信访稳定、安全生产各项工作,建设和谐平安卫生健康系统。全面推进安全生产隐患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建立防风险、除隐患、保平安的长效机制。完善安全保卫措施,深入推进扫黑除恶,坚决打击医闹和伤医事件,维护医务人员尊严和生命安全。依法开展特定利益群体专项治理,完善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制度,加大矛盾排查化解和联防联控力度,创建“人民满意信访窗口”。
九、协调推进其他卫生健康工作
38.加强科技教育工作。布局建设一批科技创新平台,严格落实订单定向医学生培养使用政策,扎实做好继续医学教育。
39.落实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政策。做好国家农村奖励扶助、特别扶助、省城镇奖扶以及市奖励补助等对象确认工作,开展计划生育特殊家庭扶助关怀行动。
40.加强计生协会工作。推进计生协会改革,开展生育关怀行动,建设生育关怀示范基地。
41.加强红十字会工作。扎实开展“红会送医计划”、“红十字进社区”项目等,积极开展应急救护知识培训、造血干细胞捐献和人体器官(遗体)捐献工作。
42.加强药具站工作。强化计生药具管理,更新基层药具设施,做好生殖健康工作。
43.加强市医学会工作。充分发挥市医学会作用,有效促进学术交流,助力医疗技术水平提高。
44.加强老干部工作。关心关爱离退休老干部,积极做好服务保障,组织引导老干部继续为卫生健康事业增添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