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兰州4月9日电 (朱元军 王梅)四面环山、四间教室、四个教师、四十多公里的山路,年近四十的喜建华,将近一半的岁月都是在大山里和他的学生在一起,这是他的工作和生活。
甘肃平凉崆峒区,西阳回族乡地处崆峒区北部干旱山区,北与宁夏彭阳县毗邻。喜建华任教的“村小”,则在全乡相对偏远、落后、贫困的火连湾村。1997年从平凉师范学校毕业分配到家乡任教,这一坚守,就是18年。
“起初学校只有一、二年级,要上三年级就得到10多公里外的中心小学上学,路又远又难走,大多数学生只好辍学外出打工。”喜建华回忆起刚到学校的情形,无不感慨万千,看到接壤的宁夏彭阳县的村子每年都有学生考上大学,他更是焦急万分。
面对当时两名老师、两个年级、七八个学生的尴尬情况,喜建华并没有选择离开,而是把自己全部的精力投入到教学当中。在他的努力下,学校维修了校舍,更换了桌椅,增设了三、四、五年级,学生人数达到了40多名,成为了一所完全小学。
谈及当年的教学经历,喜建华坦言当时因为学生人数少,家长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很多学生刚上了一两年学就辍学在家,或者帮忙干农活,或者外出打工,女生尤为严重。为了让他的学生都能重返课堂,喜建华没少和家长“磨嘴皮子”。
“我记得2006年开学的时候,班里有个女娃叫秦阿社,因为家里穷,家长说啥都不让娃上学了。”喜建华说,他知道山里的孩子能上学有多么不容易,所以,只要有一丝希望,他不原意放弃任何一个学生。
刚开始和家长沟通,“碰了一鼻子灰”之后,喜建华每天上完课,不论天阴下雨还是艳阳高照,都“雷打不动”地去女生家里给家长“做思想工作”。家长不同意,他就不离开,最终,家长实在是拗不过,答应送孩子继续上学。
“是喜老师的精神感动了我们。”秦阿社的家长告诉记者,喜老师的坚持让身为父母的他们自愧不如,不论多难,他们都不会再让孩子辍学,一定要支持他们读书。
任教近二十年,从老师到校长,喜建华摸索出了一套自己的教学模式,根据学生不同层次的接受能力,因材施教。对于后进生,他总是想方设法地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为他们进行课外辅导。他总说每个学生都有无限的可能,不能放弃任何一个。
“在我们学生心中,在我们父母的心中,他都是当之无愧的好老师。”正在兰州理工大学读大三的兰胜利是喜建华曾经的学生,提及他的启蒙老师,他说喜老师教会他的,不仅仅是知识,还有对梦想的坚持,对生活的热爱,这是让他终身受益的东西。
在喜建华的努力和坚持下,如今的火连湾小学不论硬件设施还是师资力量都发生了变化,多年来的教学成绩一直排在西阳乡的前列。喜建华也先后获得了“陇原优秀乡村校长”、“崆峒好人”等20多项荣誉称号。
截至2015年3月,甘肃共有中小学教师20.6万人,其中一半左右在乡村工作。为了让这些乡村教师“下得去、留得住”,甘肃官方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提高乡村教师的生活补助。2015年3月份,甘肃58个集中连片特困县(市、区)全部启动实施乡村教师生活补助工作,享受生活补助教师人数增加9.2544万人,补助资金由1870万元增加到11941.81万元。